Monday, December 14, 2009

魏華星的跑道

Social Ventures ( www.sv-hk.org) 的 Francis (魏華星) 是新結交的朋友,推動社企有夥會傳染他人的熱心,原來有心之外還有力。本 Blog 剛開張便送上他的大作。Run Francis Run!

****

「跑」道 - 原刊於信報,2009年6月8日

長距離跑步,挑戰人類體能的極限、鍛煉堅定的意志。在漫長的跑道上,跑手往往能走進思考人生的空間、掌握尋找平衡之道。某程度上,長跑跟武術一樣,能令人達至修道的境界。

自1885年起,在日本京都,天台宗佛教的根據地比叡山,僧侶們承傳着一個名為「啓迪之路」的終極修練 – 在七年時間裏跑完42,400公里的路程。其中在第七年,僧侶更需要連續100天完成84公里,差不多等於每天跑畢兩個全程馬拉松,難怪他們都被稱爲「馬拉松大師」。不要說透汗運動服或長跑專用保護鞋,僧侶們除了只穿上簑衣草鞋,沿途還只會帶備蠟燭、經書和素食,直要把醫師、營養師和物理治療師氣個半死。百多年來,僅有四十六位僧人完成這「千日挑戰」的終極修練。

這種修練的目的是要僧人近距離面對死亡,而達到接近「佛」的境界。僧人説,在身體被推至極限的邊緣時,思想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,而感官也變得異乎尋常的靈敏,據説完成這修練的大師更可聽到香灰掉在地上的聲音。

苦行僧的境界當然不是我們一般凡人能夠涉足,但跑步的感受與好處,卻是由初學者到老手都可以跟你講個不停。而衆多好處之中,筆者認爲最大的莫過於長跑的簡便性。世上再沒有一項帶氧健身運動比跑步更簡單方便,只要你有一雙跑鞋,毋需訂場約人,不管清辰或零晨,到街上跑半個至一個小時,讓運動嗎啡與汗水流遍全身,你就能精神煥發、有若重生。這也是筆者遇有不愉快或「腦便秘」的時候,最常用的「治療」方法。大清早起來到兩旁樹木的路徑慢跑,呼吸第一口清甜的空氣,既可感受與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感覺,又可以體驗一下成功人士堅持早起鍛煉的氣魄。

除了肌肉、呼吸與習慣的訓練,長跑亦是繁忙都市人一個靈修自省的好機會。在漫長得有點沉悶的环境与狀态中,意念卻不自覺地集中起來,你會開始思考很多在營營役役的生活裏不會想到的問題。而筆者亦常體驗到單調的跑步頻率刺激着想像力與正向思維的時候,往往得出一些「跳出框框」的解決方案和點子。可能這就是一種靈性的修練吧。

42.195的衝擊

長跑比賽不容易完成,卻容易令人上癮。一般正式的大型長跑國際賽,如渣打香港國際馬拉松賽,都設有10公里、半程馬拉松(約21公里)和全程馬拉松(42.195公里)。初學者一般會先選擇10公里賽事作嘗試,可是一旦感受到萬人空巷的激動氣氛並且完成賽事,好像筆者的衆多友人一樣,都會不由自主地挑戰更艱難的賽事 。跑手們雖然都很難解釋那種「犯賤」的心態,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,他們都覺得在穿越痛苦的過程裏,獲得前所未有的「過癮」感覺。

當今馬拉松的最快紀錄為2小時4分55秒,而前一百個最快的時間,大部分由肯雅及一眾非洲國家跑手包辦。可能是因爲長跑的可觀性較低,雖然擁有悠久的歷史,但比賽始終不能進入世界體壇的主流,論獎金,遠遠不及美網賽或高球公開賽;論榮譽,又不比環法單車賽。可是,馬拉松的包容性就讓「初哥」也有參與國際賽事、與世界頂尖高手同場競技的機會,付出自己最大的力量,享受着自己的42.195公里。記得在韓國一套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「我的馬拉松」裏,患有自閉症的主角草原,排除萬難,成爲馬拉松運動員,靠的不只是衝破別人歧視目光、或滿足母親望子成「松」願望的目標,而是真正享受着跑步中靠近自然的節奏感。

死亡同意書的氣概

完成馬拉松之後,還有更大的挑戰嗎?答案是超級馬拉松(Ultra- Marathon)。超級馬拉松凡指所有比42公里更長的比賽距離,但常見的有100公里賽事與24小時、48小時定時賽。在這裏不能不提我們中國人的驕傲:林義傑。這位台灣同胞以堅忍與耐力,常在國際超馬賽名列前茅,今年更擊敗其他七國選手,在「第一屆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」奪冠。這場賽事艱險萬分,在簽過「死亡同意書」後,選手須接受橫跨戈壁大沙漠、智利寒漠、埃及沙漠與南極等四大賽區的挑戰。林義傑的氣概不僅僅局限在跑步運動上,他曾說過:「台灣缺乏主動創造國際事件的經驗;在國際賽事揚名,我們不是在讀別人的歷史,我們是在創造歷史。」今年九月,他將會以三個月時間橫越六千五百公里的非洲撒哈拉沙漠,再次讓世界驚嘆。更傳奇的是,身高只有一六四公分的林義傑,小時候因為天生個子小,進不了體育班,教練與父母都不贊同他練習長跑。他的驚人意志可見一斑。

筆者覺得長跑是衆多運動中最公平的一種,天賦的體格與技術含量不高,只要你有恆心堅持練習,你就能跑得更長、跑得更快。而且,無論你跑得多厲害,衝綫一刻都同樣是咬緊牙關、面容扭曲。這有點違反了今天功利社會所認同的「一夜成名」或「做夠上岸」慣性,但回頭看,人生難忘的經歷,不論成功與失敗,不盡是在充滿艱苦的「跑道」上堅持奮鬥嗎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