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May 29, 2010

抉擇天王


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,我早睡早起,朝早上班,當其他人等着喝第一杯咖啡的時候,我已熱好了身,進入作戰狀態。我不敢說這種生活安排是好或不好,只是一種生活習慣而已。夜生活有它璀璨的一面,但對我只是傳說。

許多人羨慕我早起床,因為可以朝早做運動。原來早起身的最大好處是做運動,可是對許多人來說,這是遙不可及的願望。我留意到這些渴望早起身做運動但最後做不到的人,其實他們付出也不少:前一夜已做準備,不停提醒自己明天一早要做運動,所以今晚要早點睡,可是愈在意可能愈睡不好;鬧鐘響,開始掙扎,起身抑或繼續睡;即使起了身,嘗試說服自己,再睡也不遲,起身再睡再起身,這連串動作可能重複幾次;鐵定起身後,可選擇睇電視或上網,不做運動;換上運動衫和波鞋後,仍有轉彎餘地,例如天氣不好、心情不好不想撞到人等;出了門口,也可以折返回家,藉口是今日狀態欠佳。

過五關斬六將

這些人其實了不起,因為做運動要過五關斬六將,做運動這決定是由一連串決定組成 : 明天做運動 ? 起身 ? 不再睡 ? 換衫 ? 出門口 ? 繼續做運動,其中一個決定可令做運動這決定泡湯。相比之下,運動對我來說是習慣,我不須作抉擇,做運動是自自然然的事。

我不是說風涼話,大家細心想,一個人不用思索做一件已習慣的事,另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須作出不同抉擇才能做到一件事,哪一個會輕鬆自在一點?抉擇從來都是一件難事,因為結果不明朗,須仔細考慮(不用考慮就不算抉擇),要考慮就會出現不同可能的結果。須作出一連串抉擇才做到運動的「抉擇天王」,值得敬佩。

不過,做運動要依賴一連串抉擇的正面結果才成事,難怪「抉擇天王」做不成運動居多。怎樣幫助「抉擇天王」多做運動?我的意見是針對抉擇這傢伙,不要跟抉擇硬碰,避開抉擇,令運動變成一個不用抉擇的行為。進入無抉擇狀態的最佳方法是把抉擇變成習慣。

不自覺自然反應

養成習慣其實不代表我們完全不用作抉擇,而是這抉擇很早已作出了。你一早決定了今後要多做運動,然後想辦法培養成為習慣,直至早睡早起,起身不再睡,自動換衫出門口,不回頭,這一連串動作不再是抉擇,而是不自覺的自然反應。即是說,我們鬥不過抉擇這傢伙,所以不作抉擇。

如果讀者接受我的邏輯,問題變成怎培養習慣?有些人經歷過永誌不忘的事情,習慣立即產生,例如醫生告訴你,你的心臟有毛病,不開始運動的話,可能活不到你兒子中學畢業,或者年輕人被菲比斯在北京奧運的戰績感動,開始認真練游泳。可是,這培養習慣途徑的持久力不可靠,一時的熱情,隨着時間有可能減弱。當你發現心臟毛病好轉,開始變懶,或者菲比斯吸毒的新聞令年輕人失望,習慣再次變成抉擇。要靠大事件來產生習慣的途徑信不過。

我認為培養習慣只得一個可信賴的途徑,就是不停提醒自己去做,然後的起心肝去做。這途徑不靠運氣,不靠他人,只靠自己。你要做一個誠實的人,就不停警剔自己講真話,即使在最困難的情況之下,直至講真話變成不是一回事。養成習慣不是講求意志和堅毅,因為做一件事需要意志和堅毅的話,我們容易重返跟抉擇對峙的局面。習慣是不停地做同一件事,日日做,時時做,做到不用思索地做,這過程細水長流,不會轟烈。

秉承這專欄的哲學傳統,朝早做運動的秘訣是朝早做運動。

撰文:蔡東豪 Tony Tsoi / 2010.5.29 逢星期六刊於《信報》

Sunday, May 23, 2010

無心插柳遊海下,乘勝追擊掃雙峰

精B操練週記:2010.5.2, 9, 16 - TC

5.2: 重回大嶼山,走一趟黃龍坑過大東山來回。想不到天氣仍冷,八百多米的上山下山,談笑間已完成,時間比半年前快了20%,愜意。

評分:A

無心插柳遊海下

5.9: 是日原定長跑,由北潭涌出發跑廿八公里。悶熱天氣似乎氧份特少,一路無語,捱了四公里上坡到北潭坳頂,下坡仍是不爽。於是放慢步速,吹水,‘移’*到公路盡頭的海下(村)。不遠處是「海洋生物中心」, 家有小孩的隊友要過去看看。

過了小村,進入海邊的林蔭山徑。清晨涼氣還留在這里,伴著海風草香泥味,倒吸一口,知道大家都在想:今日宜郊遊。動議末上枱,己全體通過,為和諧社會作出了貢獻。公路跑計劃就如直選,“時機未成熟”,以後補回。

沿海下灣畔徐行,路上茶花爛漫,新葉在煙雨中綠帶螢光,滿山歡騰,令行者也興致勃勃,半途時己約好再來。

路過海洋生物中心。建造時受批評,現在看來和自然環境相處融洽。中途是灣仔半島,童軍千人大會營地。談說間,不覺山路己盡,來到海邊,頓時蟲鳥都靜下來,細聽海浪拍岸;望這邊大灘海,空靈一片,天光霧影都凝結在海面,無名小灘上竟然沒有一片垃圾。中年漢想起清清珊瑚島,他的小絲。

過了沙灘後,人煙漸厚。大灘村有村屋數幢,車路直達。結廬在世外桃源郤非與世隔絕,羡慕。到了路口,決定偷懶偷到底,跑到附近的黄石碼頭轉乘巴士回終點。
Google Map所示,全程十六公里,用了三小時。今天郊遊,不評分。
高興指數:爆燈

*移:KK暗語,放慢速度行進。



乘勝追擊掃雙峰

5:16 升呢後,精B的腳力覆蓋範圍大大增廣。本週小操,也不怕來一課「小八達通**」增值:由黃龍坑古道起步,過大東鳳凰兩峰,落山到昂平跑回起點。全程用了3:50,比精B紀錄快了廿五分鐘。

途中隊友稍有不適,是炎夏來到的溫馨提示。下次要準備大量運動飲料,補充電解質.
評分:B

**八達通:正版Cosmoboys特訓,到大澳才折返。

Saturday, May 22, 2010

毅行多哲學


這專欄用上「哲學」這兩個字,老實說,我對哲學一竅不通。讀大學的時候避開所有哲學課,從未正正經經讀過一本開宗明義關於哲學的書。對我來說,哲學是所有人都會談論但未必有太多人懂得其真正意義的一門學問。

為了寫這篇文章,我惡補哲學(花了大半小時上網),忽然感到自己充滿了哲學智慧,自信心大起來。原來不懂得哲學可能不是問題,因為根本沒有太多人真正懂得,認為自己懂得的人其實不甚懂得,而「不懂得」正是哲學的一部分。我開始似哲學家?就由一個自認不懂得哲學的人來談哲學,題目是跑步和哲學的關係(我只是以跑步為例,其實適用於其他運動),或直接一點:為何愛跑步的人特別多嘢講?

跑步和哲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兩者都很難,鍛煉跑步和哲學同樣需要堅忍和毅力。

不跑步和不愛哲學的人對愛跑步和愛哲學的人的看法是,既敬重又疑惑:天未光跑步為乜?凡事鑽牛角尖是否多餘?講開又講,哲學系畢業有什麼出路?可以搵幾多錢?

跑步和哲學其實不是一小撮人的玩意,任何人都可隨時隨地參與。世上有多少職業跑手?我未收過一張自稱「哲學家」的卡片。絕大部分愛跑步和愛哲學的人都是業餘性質,選擇做這件事只因喜歡,或者我們全都是跑步者或哲學家。

跑步vs哲學

跑步者和哲學家都想從跑步和哲學中得到一些東西。哲學家追尋人生真諦、什麼是快樂、神是否存在等大問題,或是從生活上的細節找尋意義,他們未必找得到答案,但通常可從追尋過程中找到他們珍惜的東西。哲學家由「找尋」到「得到」,代表進程,過程中各取所需。

跑步者也想從跑步中得到一些東西:大部分人只想完成預先已定下的目標;有些人想不停創出佳績,挑戰自己;小部分人想爭取比賽勝利的榮耀。跑步者由「參與」到「完成」,代表進程,過程中也各取所需。

尋真的過程

大半小時上網後扮專家始終會露底,我對哲學家的心理狀況認知有限,但我對跑步者的心態略知一二。我曾經說過很多跑步者都不是功利型,假如世上有一粒藥丸,服用後可代替跑步所帶來的益處,例如有強化心臟血管的功效,我相信大部分跑步者仍會選擇跑步,原因是他們從跑步中得到一些比強身健體更高層次的東西。

這些東西不是每一位跑步者都懂得表達,很多事情你知道存在,但不知它的意義。就由我這個「大半小時哲學家」代勞。

對許多人來說,跑步是一個尋真的過程 ? 尋找自己,或尋找一些自己認為是重要的事情。跑步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,首次或重新發現自己的能耐和所愛:我可以做到什麼成績?可否再做好一點?做到之後的喜悅甜至什麼程度?做不到的失落要怎樣應對?

跑步提供難得的空間和時間讓我們去思考,每日營營役役,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少之又少,當有時間的時候卻未必有合適的空間,不是太嘈雜便是不在狀態。跑步是罕有真正令人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的一項活動。熱身之後,跑入狀態,忘記痛楚,遠離電腦、手機、開會,所有身體動作變得自然,好像在天空中飛翔,這時候我們只有一件事做 ─想。

想人生、想交稅,什麼可以想。這時候我完全屬於自己,我深度認識自己,誠實對待自己,跑道上的人全變成哲學家。

撰文:蔡東豪 Tony Tsoi / 2010.5.22 逢星期六刊於《信報》

Saturday, May 15, 2010

毅行者100

作為一項比賽的名稱,毅行者的賽例看似簡單︰一百公里,四十八小時,九個檢查站,四人同行,籌款。作為一種運動員的名稱,毅行者須擁有一些特質。我的體會是,參加毅行者容易,做一個毅行者難。本欄一連三星期列出一百項毅行者應有的特質,助你做一個配稱得上毅行者的毅行者。

67. 下雨天 比賽當天下雨,把預計完成時間加長10%至20%。

68. 針與草 針山外表嚇人,但草山更可怕。

69. 提防雞公 雞公山在任何天氣和時間,空氣皆不流通,夜行也可能中暑,小心。

70. 正確裝備 我用過無數的「毅行者裝備」,我穿着我認為最舒服的衣服,全部在普通店舖購買(通常等減價先買)。

72. 推動力 考慮明年參加毅行者?今年先做Support Team。

73. 相信天文台 不談論天文台的天氣預測是否準確,毅行者在操練和比賽時候都是天氣的奴隸 ? 能否達到目標看天氣。

74. 瞓得好 無人在比賽前一晚瞓得好,關鍵是比賽前一晚之前一晚。

75. 唔睇都要買 無人從頭至尾讀過蔡東豪寫的《毅行者》,但放在書架幾有型。

76. 跑落山 雙腳疲倦與否,跑落山感覺都很爽。

77. 行山減肥 參加減肥公司必瘦療程吧,人家開門做生意,一定有辦法。減不到,毅行者不會回水。

78. 四目交投 在檢查站拿水和食物的時候,除了講唔該,謹記跟義工有眼神接觸。

79. 化妝(一) 化了妝的女參賽者,不會行得快。

80. 化妝(二) 化了妝的女參賽者,不在乎行得快或慢。

81. 策略性行山 當毅行者在談論賽程時,用上「策略」兩個字,代表速度慢了。

82. 哭 五個毅行者可以流淚的時刻:第一次完成毅行者;第一次Full Team完成毅行者;創出Personal Best;在終點意外地見到家人在迎接;比賽完小腿做按摩的時候。

83. 再哭 除了以上五個可以流淚的時刻,大腿內側磨擦受傷,賽後脫褲的時候可喊一次,沖涼的時候再喊多一次。

84. 有選擇 你跟毅行者隊友見面時間多過父母兄弟,隊友有得揀,盡量揀些志同道合的隊友。

85. 提防惡犬 我行了十年,未被狗咬過,但仍然好怕流浪狗

86. 解不開的謎 為什麼行山行幾十個鐘頭仍興致勃勃,但陪女人行街行十多分鐘即感疲倦?

87. 老餅有力 毅行者是少數不受年齡影響成績的體力運動,年長毅行者的意志甚至比年輕毅行者更勝一籌。

88. 中年危機 不少中年男人參加毅行者得到家庭支持,因為他們應付中年危機還有其他選擇,例如美少女和保時捷。

89. 唔輸得 毅行者是跟自己比賽,無輸贏這回事,但遇到穿牛仔褲或扮鬼扮馬的參賽者,一定一定不可以落後於這些人或動物,任何時候都不可在蜘蛛俠的後面。

90. 我唔係KK 你毋須(或無可能)跟到KK,因為佢行得好快好快,但一定要學KK完成比賽的精神。KK格言是,只要仲有雙腳,都要行到終點。

91. 家家有求 「四人同行」的其中奧炒是「他朝君體也相同」,你唔好以為自己好醒。

92. 提防11月 你對毅行者無興趣,11月避開所有毅行者,一齊食Lunch會悶死。

93. 茅坪的天使 送薑茶的大叔是黃山,他跟樂施會無關,是自發性來服務毅行者,飲過薑茶後,說聲︰「黃山,多謝。」

94. 停下來 麥理浩徑第二段西貢沙灘是全香港最美麗景色之一,停下來欣賞是正常不過的行為。

95. 放飛劍 口水和鼻涕有時要排出體外,要做就要做,但要注意他人安全,儘量在無人見到的情況下做,因為過程通常惡心。

96. 科學行山 毅行者的一切其實並不玄妙,大部分事情可以科學來解釋,「命」、「邪」、「天」等字眼不應出現。

97. 世界仍在轉 參加毅行者確實是一件興奮的事情,不過記着,參賽者四千人,加上支援隊伍和大會工作人員和義工,參與人數約一萬人;在同一時間,香港仍有七百萬人做其他事。

98. 衝過終點 腳彷彿斷了,體內沒多一滴體力,但你仍會找到跟隊友一起跑過終點的氣力。

99. 終點禮儀 完成後,可為所欲為,坐着睡着都可以,在終點Hea足幾個鐘頭,享受毅行者嘉年華。

100. 其實很簡單 一百條可濃縮至這五條︰Have Fun、Be Nice、龜贏兔、四人同行、明年再來。

三之三

撰文:蔡東豪 Tony Tsoi / 2010.5.15 逢星期六刊於《信報》

Saturday, May 08, 2010

毅行者100

作為一項比賽的名稱,毅行者的賽例看似簡單︰一百公里,四十八小時,九個檢查站,四人同行,籌款。作為一種運動員的名稱,毅行者須擁有一些特質。我的體會是,參加毅行者容易,做一個毅行者難。本欄一連三星期列出一百項毅行者應有的特質,助你做一個配稱得上毅行者的毅行者。

34. 快不過最慢。全隊的最快速度是最慢隊友的速度,因此改善成績的秘訣是令行得最慢的隊友行快一點,不是令行得最快的隊友再行快一點。

35. 不離不棄。即使隊友要求你不要理他,你也不可離棄隊友。冷靜下來,大家休息一下,再談。

36. 睡覺可否。隨便。

37. 吃麵與否。鉛礦坳有即食麵供應,你覺得需要味精調劑淡而無味的味蕾,不妨一吃。

38. 忘記痛。一百公里是很長的路程,途中你會有不同感受,包括痛,不過這是過程的一部分,忘記痛吧,完成比賽之後,回憶總是美好的。

39. 見到KK。見到真人要保持儀態,謹記行山無人帶筆,唔好問人攞簽名。

40. 音樂聲浪。不少毅行者帶備不同類型的播歌裝備,我沒有意見,但最好唔好播Rocky或Chariots of Fire等勵志歌曲。

41. 毅吹者。毅行者路上的吹水留在麥理浩徑上,講過可不算數。

42. 開聲。當準備超越前面參賽者的時候,講聲唔該,除了是禮貌,也是安全提示。

43. 禁餵猴子。我怕流浪狗,我更怕金山的猴子。練習或比賽時見到有人非法餵飼猴子,請大聲喝止。

44. 好嘅唔靈。人疲倦,意志低沉,判斷力降低,遇上抉擇時要保守一點,唔好亂博,這跟運氣和彩數無關。

45. 帶眼識人。以前想真正認識一個人,跟這個人打麻將。今時今日,揀女婿或搵生意拍檔,可組隊參加毅行者。

46. 受傷部位。毅行者最容易傷的是友情。

47. 食意大利粉。毅行者「專家」教路:比賽前一天 (一周或一個月) 多吃意大利粉,理由是多吸收碳水化合物,有助鍛煉肌肉。我的意見是,肚餓食意大利粉幾時都是好事。

48. 發毅行者夢。發夢發到毅行者片段,正常不過,應對方法跟發到跟明星拍拖等無分別,瞓醒後要面對現實。

49. 放屁禮儀。毅行者食大量生果、蔬菜、澱粉質等食物,體內會產生氣體,而氣體須排出體外。假如你跟隊友熟至可討論宗教的話,請隨便解放,不然,找機會墮後行事。後面仍有人?顧不到咁多。

50. 大小便禮儀。要就要去,無禮儀可言。

51. 賴地硬。麥理浩徑的石屎路段不停增加,你的成績下降當然可以賴地硬。

52. 好記性。肌肉有記憶,今次痛,下次冇咁痛,最緊要勤練。

53. 忍吧。毅行者起步前達官名人的發言無人聽到當中的內容,是毅行者經驗中最沉悶的一環。人家出錢出力,忍吧。

54. 剪帶後。真的退出了,第一晚沒法入睡,腦海裏重複着比賽片段,自責意志力為何如此薄弱。你無法改寫歷史,唯有有安慰自己毅行者明年仍舉行。

55. 垃圾蟲。大會派發的Power Bar記有隊伍編號,賽後發現印有隊號的垃圾,大會會公開隊號譴責。我中過招,避免做垃圾蟲的方法,是婉拒大會的Power Bar。

56. 加油。跟其他毅行者打招呼,例如「早晨」、「你好」等都適合,「加油」一是靠害,一是多餘,人家自有合適自己的速度。

57. 謊言(一)。例子:「你好Fresh」。在山上行幾十小時不是正常行為,不可能Fresh。

58. 謊言(二)。例子:「Looking Good」。你未見過我稍作打扮的Look。

59. 忙更加要行。忙不是不參加,而是參加的藉口。毅行者可強身健體之餘,可助你提升組織能力,生活得悠閒,家庭融洽,世界和平,終於可以普選……

60. 說多謝。周末這麼多節目,毅行者義工選擇在荒山野嶺照顧陌生人,請爭取機會跟義工說聲多謝。

61. 賽前戒酒。我未聽過科學解釋,但戒酒會令你舒服和信心大一點,就不要飲酒。至於戒色?我無意見。

62. 學管理。當然可從毅行者學管理,因為毅行者精髓是體力管理。怎樣可訓練至剛有足夠體力在預定時間內完成比賽,而再沒有多一滴氣力。

63. 唔靚仔。毅行者不是影靚相的時機,因為參賽者不是苦口苦面,便是強顏歡笑。

64. 禁止忍者。黑夜在樹林中是很黑的,不要穿着黑色衣服,避免意外。

65. 後現代毅行者。單車褲?我未着過,無意見。

66. 這天穿的褲是否太短。是,假如你有這種懷疑,已經是太短。

(三之二)

撰文:蔡東豪 Tony Tsoi / 2010.5.8 逢星期六刊於《信報》

Saturday, May 01, 2010

毅行者100

作為一項比賽的名稱,毅行者的賽例看似簡單︰一百公里,四十八小時,九個檢查站,四人同行,籌款。作為一種運動員的名稱,毅行者須擁有一些特質。我的體會是,參加毅行者容易,做一個毅行者難。本欄一連三星期列出一百項毅行者應有的特質,助你做一個配稱得上毅行者的毅行者。

1. Have Fun。感覺唔Happy的話,千祈唔好參加。

2. 擴大Fun的定義。天未光出門上山操練,三十幾度上雞公山,膝蓋痛到似要脫落,以上通通可視為Fun。

3. 有耐性。在山上,你的選擇不多。

4. 不要挑戰山。「欺山莫欺水」這句話是泳池救生員創造出來的。

5. 抵死。毅行者似易不易,似難不難。壯漢行了十年仍然戰戰兢兢,七十歲老人也可輕鬆完成,這感覺不是抵死是什麼?

6. 留得青山在。不要勉強,山不會跑掉,下次再來。

7. 沉默是金。行山方法有很多種,你的一套最適合自己。

8. 認識KK。KK是陳國強,毅行者先生。你對毅行者有興趣的話,KK也想認識你。

9. 忌傳教。你固然有衝動把毅行者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宣揚出去,推銷給身邊所有人,但講得太多令人生厭。樂施會的毅行者宣傳工作做得不錯,讓人家自己去領會和考慮。

10. 適可而止。中毒和喜愛之間是有分別,這世界沒有人需要參加毅行者。

11. 傾談課題。跟朋友吃飯一樣,避開敏感課題,因為比賽過程中產生不和的源頭已經太多。

12. 不傳短訊。打和聽電話可以,不可落股票、波和馬盤。

13. 拉筋隨意。拉筋對比賽的實際幫助不甚統一,拉不代表表現一定好,同樣不拉不代表一定差,不要強迫其他人拉筋。

14. 休息也是運動。感到疲倦或心跳過急就停下來,不須顧及隊友的感受。

15. 海市蜃樓。比賽中,快其實不是真正快,慢其實不是真正慢。真與假忽然變得模糊。

16. 花士林自己買自己用。最好唔好問人借,信我。

17. 熟讀天書。書名是《毅行者》,作者是蔡東豪。

18. 上山的適當速度。一路上山,一路講到嘢,為之適當。

19. 定下目標。操練當日就順應天氣情況定下目標,盡量不更改。完成目標有成功感,興奮成個禮拜。

20. 練習夜行。夜行對增強體能的實際幫助不大,但熟習使用電筒是好主意,更好主意是可一齊去飲早茶。

21. 一個人練。不贊成,落街跑步更划算。

22. 提防大埔道(一)。練習時橫過大埔道,提醒十二分精神,因為大埔道是貨車的F1賽道。

23. 提防大埔道(二)。比賽時一定要安排支援點在大埔道,因為行了一半路程,疲倦至極點,見到的士和巴士,情緒急降,不要高估自己抵受引誘的能力。

24. Runner's High。跑步者有Runner's High,毅行者也有毅行者High,從報名一刻High起,直至賽後一星期。

25. 一定有人慢過你。慢不是不參加毅行者的理由,你要另找藉口。

26. 一定有人快過你。你寸唔起。

27. 最佳成績。超過兩年前的最佳成績請不要提,毅行者是關於現在。

28. Team Work。人生絕大部分事情是「零和遊戲」,即不是你,便是我;Team Work是公司只嗌不做的口號,練Team Work不須聘用顧問,參加毅行者。

29. 挑戰自己。參加毅行者有許多原因,挑戰自己是最普遍的。挑戰可以是名列前茅,也可以是說服自己去參加。

30. 什麼是唔舒服。毅行者是從頭至尾都不舒服的旅程,你的反應十分正常。

31. 什麼是痛。痛也是參加毅行者的正常反應,但要知道點解會痛。肌肉當然痛,韌帶當然痛,行了一百公里,老友!

32. 前面嗰個仲慘。我最欣賞由義工擔任的護理人員,當你行到半死,十隻腳趾起了水泡,走入謢理站想得到一些關切呵護,誰不知義工的例牌反應是︰「你好碎料啫,前面嗰個仲慘,人地彈起身即刻再行。」你是人的話,只得忍痛再上路。

33. 神聖不可侵犯。毅行者的奧妙是「四人同行」所產生的一連串情感效應,樂施會可改動其他賽例,但「四人同行」不可動。

撰文:蔡東豪 Tony Tsoi / 2010.5.1 逢星期六刊於《信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