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August 21, 2010

玩自由,自由玩


跑步者和非跑步者的分別是,前者形容跑步為感受自由的時刻,後者視跑步為一種責任。早前我的一段文字成為朋友之間的話題:「我要對家人忠誠,對公司盡責,準時交稅,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,我每日已活在標準化的世界中,還不夠嗎?」什麼時候我變得感性?答案是我開始跑步的時候,也是我開始以一種全新的感覺去感受自由的時候。

本欄以哲學為名,其實我是冒牌中的冒牌,對哲學的認識連皮毛也談不上。我相信自由在哲學中有詳盡的定義,我只懂得以自己的感受去解釋我對自由的理解。

除去睡覺,大部分人每日花最多的時間是上班至下班之間的一段時間,這段時間我的生活怎看也不大自由。我覺得自己跟着一股人流在走,猶如在繁忙時間乘地鐵,走的方向和速度不是由自己而定,只懂跟隨人群。這段時間所有事情都要認真,我要顧及社會對我的期望,我要跟住某些秩序做人。

離開某些秩序

要感受自由,首先要離開人群,要離開某些秩序,然後必須感到擁有自由,我認為重點是要學識玩。你沒聽錯,是玩,Play。玩的特點是身邊大部分人都提醒你不要玩,自小我們被灌輸「勤有功,戲無益」的思想,玩是有害無益的。玩含反傳統的意思,所以玩是要付出代價,要克服一些困難。遇上跑步,我重新認識玩的美妙。我感覺到玩和自由之間有一種不能分割的連繫,而共通點在於玩和自由都是一種在意的選擇。

我跑步不是因為我須要跑,更不是滿足一個減肥或社會壓力定下的配額,我跑是因為我選擇去跑,有得揀是感覺自由的關鍵。大家試想,你每日一舉一動有幾多是你的在意選擇,有幾多是你覺得須要這樣做?社會定下對我們的期望其實有幾重要,大家很少去想,只知道要跟着做,選擇本身很多時候不是一個選擇。其實,選擇權一直在我們手中,我們只是不為意。失去選擇的意識,是失去自由的第一步,之後我們發現自己被困在人群之中,被後面推着走。

感到自己存在

跑步者之所以是跑步者是源自在意選擇,跑步令跑步者感到自己存在,因為這是他的選擇,他選擇遠離社會對他的期望,特別是那些不停提醒他不要去玩的人。他選擇以自己的方式去滿足社會附加給予他的責任,就是我現在選擇玩,選擇跑步,萬事可以等。

跑步讓我進入一個似真似假的狀態,時間過得特別快或慢,我似在飛又似不動,總之我非常感受到自己的存在,因為我很難得地發現自己不在人群之中,我選擇去玩。跑步並不是令我脫離現實;相反,膝頭和腳掌的痛楚不時提醒我的局限,把我從天空帶回現實,跑步令我更加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。

跑步給予我一份寶貴禮物,當全世界提醒我不要去玩的時候,我選擇去玩,我感到自由。

撰文:蔡東豪 Tony Tsoi / 2010.8.21 逢星期六刊於《信報》

1 comment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