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March 17, 2012

京都馬拉松


跑手為 3.11地震一周年默哀一分鐘後,京都馬拉松開始。比賽起點是在體育館內,這感覺很好,過往從電視看到奧運馬拉松比賽,起點和終點都在體育館,剎那間有落場參加奧運的感覺。這日藍天無雲,天氣清凉,是完美跑步天氣。我和二萬名跑手,胸前掛着「沒有忘記 3.11」的號碼布,踏上首屆京都馬拉松的賽道。

熱情打氣 全程好 High
多年來我透過莊曉陽的文字,遊歷全球馬拉松賽事,賽前的馬拉松嘉年華會,比賽時市民夾道熱情歡呼,市民自發的表演和準備的食物,我都很熟悉,只是未曾親歷其境,今次是我第一次參加海外馬拉松。寫這篇文章前,我提醒自己不要處處跟香港的渣打馬拉松比較,講得多好悶,莊曉陽大聲疾呼這麼多年,香港主辦單位我行我素,加多一把聲音又如何,不如專心欣賞人家的美麗。然而,完全不比較不容易,畢竟我處男下海,聽過是一回事,用自己雙眼雙腳去感受是另一回事,這感覺震撼。

京都人如此熱情,男女老幼,站在路邊,站在騎樓屋頂,站在學校商店前,在大街小巷與佛寺前熱情為跑手歡呼。經過仁和寺前,幾十個和尚為跑手打氣,我不會忘記這一幕。我個仔在學日本太鼓,我特別留意沿途太鼓表演,起碼有十隊,不少由孩子組隊,還有其他表演,例如 Marching Band、美式 Cheerleading、日本民族舞、拉丁舞等,太多,不能盡錄。一張張笑臉,一個個熱情打氣, TC說,感動到一步唔敢行,成身硬晒都要笑着跑(成身硬晒他都跑 3:49),我就全程好 High。

用腳步送上心意
香港人很清楚日本人體貼的服務,不能跟香港人相比,但有一件事不能不提。沿途見到不少警察站崗,很奇怪,警察都是面向外,用背部對住跑手,我說笑形容他們在小便。後來我問熟悉日本文化的跑友,他解釋日本警察不想正面對住跑手,令跑手生畏,他說在日本街上也不會經常見到警察,不想市民感到威脅,這種含蓄真的無話可說。我想起渣馬心口有個 Marshall工作人員的嘴臉,遲些我以這些工作人員為題寫篇「渣馬的路西法效應」,唉,不多說了。

在海外參加馬拉松的主要樂趣,是大班人吃喝玩樂,精 B四人,加上老婆,朋友包括主席盧先亞,本報長跑健筆盧峯夫婦和來自澳洲的攝影師 John,餐餐十幾人開飯,口水浸死人。

在歡笑背後,我沒有忘記京都馬拉松的意義,是紀念地震一周年。近年全球大城市以馬拉松來塑造都會形象,京都在這歷史一日,向全世界高呼,多謝你們關心,我們已站起來。如盧峯說,兩萬個跑手,包括幾百個香港人,不僅是要考驗鍛煉自己,更希望用實際行動,用有力的腳步為 3.11災區和災民打氣,為他們送上心意。我拿走的比付出的多,今次馬拉松過程中,我有特別領悟,主席聽到噴飯:「你又有乜 X嘢呀。」下星期談。

蔡東豪 2012.3.16 逢星期五刊於《蘋果日報》

1 comment:

  1. 在報章上知道蔡先生參加了京都馬拉松,開開心心的跑完了人生第一個海外馬拉松,也相信已經追隨過喬布斯在俵屋留下了的足跡。我本來也是參加京都馬拉松的一員,不過在舉行前的幾天放棄了。

    話說我在出發前的幾天,由中環快走上〔不是跑〕嘉諾撒醫院,把握任何可以練習的機會,結果在醫院的門口暈倒。身為一名醫生,我知道可能有些嚴重的問題在蘊釀中,決定放棄這個等待了差不多半年的海外馬拉松。也為了防止自己把持不住,偷偷的去跑步〔我是比業餘還業餘的跑手,說不上是參賽〕,甚至放棄了整次京都之旅。

    我相信馬拉松的基本趣味是開開心心的出發,開開心心的跑完,然後開開心心的回家。我相信「長跑長有」。放棄是理所當然的事。只是讀到你在蘋果日報的文章,心裡總是不是味兒,總是忍忍作痛,吃不到的葡萄真是酸的,而且好酸。

    蔡先生跑完了這次馬拉松,應該明白到馬拉松跟毅行者的分別。在馬拉松,推動跑手步幅的是沿途未知的風景,推動跑手速度的是旁觀者的熱情。於是你自然明白你以前提到過在香港馬拉松,自發派柑的朋友的動機。也會明白她受到工作人員阻攔時的心情。這些國外的馬拉松〔特別是在日本舉行的〕辦得有聲有息,相較於香港的死氣沉沉,也表現了做好一件事和做一件事,在心態上的分別。在香港有跑手在賽後瘁死,田總表示不可能沿途都設立教護站。但是同樣地在日本的馬拉松,賽會會招攬愛好馬拉松的醫生做跑手〔在東京馬拉松,他們的身上都掛著氣球以作識別〕,於是整段賽道都可以有專業人員提供合乎水準的急救。

    在報章上很專欄作家都指在香港攪馬拉松,封路是擾民的行為。這都是因為他們不會認為跑手走過自己的地區是自家的光榮,更因為他們不明白跑馬拉松的樂趣。對初心者來說,高木直子的「一個人跑馬拉松」 是一本入門書〔嚴格來說這是一本漫畫〕。這本書講作者如何由疏於運動開始,到跑完人身的第一個馬拉松的故事,寫出了跑馬拉松的趣味。作者享受著練習跑步後去喝啤酒,吃餃子的樂趣,但是生活也更有紀律,身體也更健康。

    對於蔡先生來說,由毅行者轉到馬拉松的賽道,可能是因為你覺得自己的精B在做到超級毅行者之後,缺乏了方向。可是馬拉松不一樣,當你做出最佳時間之後,可以去海外跑,欣賞不一樣的風景,甚至做變裝跑手。結果腳步永遠停不了下來。只是分別是,毅行者有一班生死與共的兄弟,馬拉松變成了你永遠不會獨行。

    我反而不覺精B走到了盡頭,在海外〔包括日本,網頁顯示參賽者並不如香港擁躍〕也有毅行者比賽,精B永遠可以跑到海外,作為話題隊伍〔以非專業運動員做出超級毅行者時間〕,推廣這個活動。

    最後,歡迎來到海外馬拉松的世界。

    ReplyDelete